政策法规

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

发布者:  时间:2023-03-30 11:22:17  浏览:

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

文章来源:教育部

时间:2023-03-30 15:05:53

日前,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结果公示等程序,教育部公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入选名单。

 

 

 

 

 

 

 

 

 

 

 

 

 

 

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学校

项目名称

1

北京大学

组织青年学生上好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大思政课

2

北京交通大学

强化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使命担当 构建四实驱动就业服务育人体系

3

中国传媒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项目

4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广义工程观的工学专业1+X+N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与路径优化

5

北方工业大学

六维一体”“三结合,精准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6

首都师范大学

三维班主任育人机制探索

7

天津大学

以美化人、面向人人的文化育人体系建设

8

天津理工大学

构建科研自主创新视域下的1+4+4本研导辅一体化育人体系

9

天津财经大学

立德树人引领下培养新财经人才的养心育德心理育人模式——天津财经大学校园解忧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10

燕山大学

四位一体党组织育人体系创建与实践

11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三融合五协同高职特色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施

12

中北大学

两融通六协同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

13

山西农业大学

耕土耘心 沃土春华——“一体两翼三支撑耕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应用

14

晋中学院

研究 传承 创新 育人 基于文化自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专业进课堂实践探索

15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大学生志愿者助力驻村第一书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

16

辽宁大学

基于真实问题一网两翼五维实践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

17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以非遗之美赋能实践育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育人项目

18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大道致远,育才逐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19

东北师范大学

课程赋能日常思政,构建微课堂网络育人课程矩阵

20

长春理工大学

追光逐梦”——长春理工大学传承王大珩精神六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

21

长春中医药大学

实施杏林青马工程",打造五行计划实践创新模式,建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医传统文化教育双融合育人体系

22

北华大学

打造12345心理育人模式,构建三纵三横心理育人网络

23

吉林师范大学

新时代高校八心合一一体化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4

东北林业大学

六维一体互融递进式大学生四史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红色电波:基于科创冠军团队探索电子信息类学生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26

东北石油大学

赓续大庆精神、矢志能源报国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课程思政建设

27

哈尔滨师范大学

大中小各学段有机衔接的思创融合智慧教育体系建设

28

牡丹江师范学院

构建东北抗联精神五维一体文化育人体系

29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30

华东师范大学

影子引领者:一体化造就未来教育引领者

3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树立大劳动观,涵育劳动文化,高校六三三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32

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思政文化育人模式

33

东南大学

五维并举,四驱互联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34

中国矿业大学

北斗科教融合创新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3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导向的大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36

常州大学

大思政课视域下1521立体融合式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37

南京林业大学

竹载未来研究生团队实践育人项目助力竹产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8

南京医科大学

青春向西 医路前行实践育人项目

39

江苏师范大学

民族地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实践

40

淮阴师范学院

用红色资源办好大思政课,为青年学生培根铸魂——以周恩来的精神风范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

41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四美四育美育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42

扬州大学

新农科田字型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3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专业特色打造一平三阶十微为老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项目

44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深耕田间课堂,开创实践育人新模式

45

浙江大学

协同融合 红专并进:学科思政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46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品牌的师生共同成长工程

47

浙江农林大学

数智引航 向阳而生——高校学生全成长周期智慧思政平台应用与推广

48

温州医科大学

工匠心 新药梦科研育人体系的探索实践

49

浙江师范大学

信仰力提升工程:一二三五五组织育人模式创新

50

杭州师范大学

以艺育德·以美润教:新六艺文化育人模式十八年的探索与实践

51

温州大学

艺术思政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2

浙江工商大学

全链融合,卓越成长——“鸿云成长思政微形象网络育人新模式

53

浙江万里学院

生活思政 阳光育人——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育人共同体

54

浙江财经大学

共上一堂中国乡村振兴思政实践课——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育人模式探索

5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红石榴工作室为载体的民族学生服务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56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精准思政为理念,创建一站式学生成长智慧社区

57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红色基因+领航指数:民办高职院校组织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

58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水以育人,人以利水——水文化融入高校课程育人路径实践

59

厦门大学

依托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平台,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60

华侨大学

相融相睦共进:邻里式学生社区服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61

南昌大学

行走的思政:在深度服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中育人

62

江西理工大学

构建VR+中共一大至二十大精神育人新模式

63

江西师范大学

大心理视域下打造七心育人工程

64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五粮文化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的特色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65

山东建筑大学

一人一精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66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基于系统观念的高职医学院校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67

河南科技大学

以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模式

68

河南师范大学

红孩子学校

69

周口师范学院

传承传统文化,集聚育人资源——中国越调网的探索与实践

70

郑州工商学院

焦裕禄精神融入书院制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71

武汉大学

时代新人说”——培育打造博士生宣讲团理论武装阵地

72

武汉理工大学

融合通识·思政的大物理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73

华中师范大学

新时代一心·三维·六化浸润式美育探索与实践

74

华中农业大学

宏农学 扬国光:耕读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75

湖北师范大学

思政引领、六位一体、四维联动——“英国文学选读课程育人的12年耕耘与研究

76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辅导员社区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7

中南大学

沉浸体验式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路径探索——基于中南大学价值引领体验课堂的实践

7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红色传承与绿色教育: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文旅思政育人模式构建

79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智匠E站:高职院校网络育人探索与实践

80

暨南大学

实施四海同心工程,创新内地与港澳台侨学生同向融合组织育人模式

81

广东海洋大学

讲、寻、编、研四位一体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82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时雨育人工程为核心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83

五邑大学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8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深化家校社协同,构建1+N新时代心理育人体系

85

广西民族大学

开启艺术与内心的交流——艺术疗法融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创新实践

86

重庆大学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位一体培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87

重庆师范大学

四级网络 五位一体 六维互动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88

西南交通大学

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内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实践

89

西南石油大学

五元·四维·五位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0

成都师范学院

信蜂行动:师范生双扶双助乡村实践模式创建与实施

91

贵阳学院

以赛促创 以创促学”——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2

云南师范大学

运用西南联大爱国主义资源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9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94

陕西师范大学

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文化育人工程

9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红色基因立根,航天精神铸魂 ——服务航天强国建设的工科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探索与实践

96

西北工业大学

深化红蓝辉映 三航聚力育人模式 培养扎根西部 献身国防航天人才

97

陕西科技大学

一轴两极三驱动网络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98

塔里木大学

高校胡杨精神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9

新疆师范大学

四维贯通、四四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100

新疆财经大学

打造丝路国韵,实施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实践

 

 

 

 

 

 

 

《通知》还提到了哪些具体要求?

一、认真培育建设

各项目所在高校要按照《通知》所列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完善优化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成果转化推广等工作,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二、加强管理考核

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加强培育建设工作管理考核。各项目所在高校应于2024年2月底前,提交年度工作总结和成果报告。教育部组织对各项目培育建设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各项目所在高校应于2025年2月底前,提交工作总结报告。教育部对各项目开展验收工作,公布结项结果。各项目高校所在属地省级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党委,要加强工作指导,落实必要保障,推广建设成果,确保建设实效。

三、严格经费管理

建设周期内,教育部将按照精品项目10万元/项、中青年骨干20万元/人、高校原创文化精品5万元/项的标准,一次性拨付工作经费。文库经费将划拨人民出版社。各项目所在高校(直属高校除外)请按照经费拨付方式说明,于2023年4月20日前提供收款账号和票据(见附件5)。各项目所在高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财〔2018〕13号)及有关财务管理规定,专款专用、规范高效、合理使用工作经费。

四、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岳成龙,010-66097155;

传真:010-66092064;

电子邮箱:szc@moe.edu.cn。

附件:

1.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xlsx

2.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名单.xlsx

3.2023年度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xlsx

4.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名单.xlsx

5.经费划拨方式说明.docx

 

 

附件1

 

 

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学校

项目名称

1

北京大学

组织青年学生上好行走在中国大地上的大思政课

2

北京交通大学

强化服务交通强国战略使命担当 构建四实驱动就业服务育人体系

3

中国传媒大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画短片创作项目

4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广义工程观的工学专业1+X+N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与路径优化

5

北方工业大学

六维一体”“三结合,精准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

6

首都师范大学

三维班主任育人机制探索

7

天津大学

以美化人、面向人人的文化育人体系建设

8

天津理工大学

构建科研自主创新视域下的1+4+4本研导辅一体化育人体系

9

天津财经大学

立德树人引领下培养新财经人才的养心育德心理育人模式——天津财经大学校园解忧团队的探索与实践

10

燕山大学

四位一体党组织育人体系创建与实践

11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三融合五协同高职特色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施

12

中北大学

两融通六协同心理育人体系的构建

13

山西农业大学

耕土耘心 沃土春华——“一体两翼三支撑耕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应用

14

晋中学院

研究 传承 创新 育人 基于文化自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专业进课堂实践探索

15

内蒙古民族大学

大学生志愿者助力驻村第一书记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思政育人模式的构建

16

辽宁大学

基于真实问题一网两翼五维实践育人体系研究与实践

17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以非遗之美赋能实践育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育人项目

18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大道致远,育才逐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19

东北师范大学

课程赋能日常思政,构建微课堂网络育人课程矩阵

20

长春理工大学

追光逐梦”——长春理工大学传承王大珩精神六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

21

长春中医药大学

实施杏林青马工程",打造五行计划实践创新模式,建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医传统文化教育双融合育人体系

22

北华大学

打造12345心理育人模式,构建三纵三横心理育人网络

23

吉林师范大学

新时代高校八心合一一体化心理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4

东北林业大学

六维一体互融递进式大学生四史教育实践育人模式

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红色电波:基于科创冠军团队探索电子信息类学生创新实践育人模式

26

东北石油大学

赓续大庆精神、矢志能源报国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类课程思政建设

27

哈尔滨师范大学

大中小各学段有机衔接的思创融合智慧教育体系建设

28

牡丹江师范学院

构建东北抗联精神五维一体文化育人体系

29

同济大学

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30

华东师范大学

影子引领者:一体化造就未来教育引领者

31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树立大劳动观,涵育劳动文化,高校六三三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32

上海戏剧学院

戏剧+思政文化育人模式

33

东南大学

五维并举,四驱互联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34

中国矿业大学

北斗科教融合创新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3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以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为导向的大资助育人体系构建

36

常州大学

大思政课视域下1521立体融合式实践育人模式探索

37

南京林业大学

竹载未来研究生团队实践育人项目助力竹产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8

南京医科大学

青春向西 医路前行实践育人项目

39

江苏师范大学

民族地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实践

40

淮阴师范学院

用红色资源办好大思政课,为青年学生培根铸魂——以周恩来的精神风范立德树人的实践创新

41

南京艺术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四美四育美育育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42

扬州大学

新农科田字型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3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专业特色打造一平三阶十微为老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项目

44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深耕田间课堂,开创实践育人新模式

45

浙江大学

协同融合 红专并进:学科思政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46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青说青听青年科学家理论宣讲品牌的师生共同成长工程

47

浙江农林大学

数智引航 向阳而生——高校学生全成长周期智慧思政平台应用与推广

48

温州医科大学

工匠心 新药梦科研育人体系的探索实践

49

浙江师范大学

信仰力提升工程:一二三五五组织育人模式创新

50

杭州师范大学

以艺育德·以美润教:新六艺文化育人模式十八年的探索与实践

51

温州大学

艺术思政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52

浙江工商大学

全链融合,卓越成长——“鸿云成长思政微形象网络育人新模式

53

浙江万里学院

生活思政 阳光育人——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育人共同体

54

浙江财经大学

共上一堂中国乡村振兴思政实践课——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的育人模式探索

55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红石榴工作室为载体的民族学生服务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56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精准思政为理念,创建一站式学生成长智慧社区

57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红色基因+领航指数:民办高职院校组织育人体系创新与实践

58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水以育人,人以利水——水文化融入高校课程育人路径实践

59

厦门大学

依托两岸青年融合发展平台,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60

华侨大学

相融相睦共进:邻里式学生社区服务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61

南昌大学

行走的思政:在深度服务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重大战略中育人

62

江西理工大学

构建VR+中共一大至二十大精神育人新模式

63

江西师范大学

大心理视域下打造七心育人工程

64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五粮文化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的特色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65

山东建筑大学

一人一精品”——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66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基于系统观念的高职医学院校五位一体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67

河南科技大学

以智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育人新模式

68

河南师范大学

红孩子学校

69

周口师范学院

传承传统文化,集聚育人资源——中国越调网的探索与实践

70

郑州工商学院

焦裕禄精神融入书院制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71

武汉大学

时代新人说”——培育打造博士生宣讲团理论武装阵地

72

武汉理工大学

融合通识·思政的大物理协同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73

华中师范大学

新时代一心·三维·六化浸润式美育探索与实践

74

华中农业大学

宏农学 扬国光:耕读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75

湖北师范大学

思政引领、六位一体、四维联动——“英国文学选读课程育人的12年耕耘与研究

76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

辅导员社区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77

中南大学

沉浸体验式大学生价值观培养路径探索——基于中南大学价值引领体验课堂的实践

78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红色传承与绿色教育: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文旅思政育人模式构建

79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智匠E站:高职院校网络育人探索与实践

80

暨南大学

实施四海同心工程,创新内地与港澳台侨学生同向融合组织育人模式

81

广东海洋大学

讲、寻、编、研四位一体红色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82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时雨育人工程为核心构建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83

五邑大学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桥梁工程》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84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深化家校社协同,构建1+N新时代心理育人体系

85

广西民族大学

开启艺术与内心的交流——艺术疗法融入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创新实践

86

重庆大学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位一体培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87

重庆师范大学

四级网络 五位一体 六维互动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88

西南交通大学

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内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实践

89

西南石油大学

五元·四维·五位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0

成都师范学院

信蜂行动:师范生双扶双助乡村实践模式创建与实施

91

贵阳学院

以赛促创 以创促学”——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2

云南师范大学

运用西南联大爱国主义资源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93

西安交通大学

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94

陕西师范大学

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文化育人工程

9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红色基因立根,航天精神铸魂 ——服务航天强国建设的工科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探索与实践

96

西北工业大学

深化红蓝辉映 三航聚力育人模式 培养扎根西部 献身国防航天人才

97

陕西科技大学

一轴两极三驱动网络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98

塔里木大学

高校胡杨精神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9

新疆师范大学

四维贯通、四四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

100

新疆财经大学

打造丝路国韵,实施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实践

 

 

 

 

 

 

附件2

 

 

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序号

姓名

学校

1

 

东北师范大学

2

尹兆华

北京科技大学

3

 

河北北方学院

4

武国剑

合肥工业大学

5

姜玉原

东北大学

6

贾启君

天津大学

7

贾绘泽

山西师范大学

8

曹海燕

东南大学

9

隋璐璐

北京师范大学

10

 

北京大学

 

 

 

 

 

 

 

附件3

 

 

 

2023年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学校

作品名称

类型

1

清华大学

《大学》

影视

2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情系塞罕坝》

舞台剧

3

太原师范学院

《太行大合唱》

音乐

4

大连海事大学

《守望青春》

影视

5

大连艺术学院

《光荣梦想》

舞台剧

6

同济大学

《国之英豪》

舞台剧

7

上海师范大学

2020好儿女》

音乐

8

上海音乐学院

《康定情歌》

音乐

9

上海戏剧学院

《前哨》

舞台剧

10

河海大学

《港珠澳大桥》

舞蹈

11

浙江音乐学院

《等你来》

音乐

12

山东师范大学

《流亡曲》

舞台剧

13

安阳师范学院

《玄鸟灵寻——甲骨文与殷商乐舞原创舞蹈》

舞蹈

14

武汉大学

《有爱才有家》

舞台剧

15

湖北民族大学

《老兵》

舞台剧

16

湖北美术学院

《画说马克思》

其他

17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黄埔长歌》

舞台剧

18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梅赞》

音乐

19

西北工业大学

《融水谣》

舞台剧

20

兰州文理学院

《舞从敦煌来》

舞台剧

21

喀什大学

《拉齐尼·巴依卡》

舞台剧

 

附件4

 

 

 

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作者

学校

作品名称

1

 

中国人民大学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2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基于学生行为数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3

 

东北师范大学

全媒体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论要

4

马光焱

长春工业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状况研究

5

 

上海大学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向度研究 

6

 

南京师范大学

踔厉新征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力建设研究

7

 

徐州医科大学

大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8

 

宿迁学院

国防特色专业大学生精准思政研究

9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研究

10

 

浙江师范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方法论研究

11

 

安徽大学

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

12

钟继润

赣南医学院

红军长征医疗卫生工作史

13

龙溪虎

南昌工程学院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话论

14

 

湖北大学

中国共产党百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15

 

重庆大学

《我和我的国家引擎》理论版(三卷本)

16

熊永翔

云南师范大学

百年党史经典音乐舞蹈艺术鉴赏十八讲

17

 

陕西师范大学

当代中国数字社会意识形态话语生态重构与风险防范研究

18

孙绍勇

西北工业大学

红色文化基因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

19

 

西北大学

马克思的生活场域——故事叙说的视角

20

吴永刚

陕西中医药大学

中国共产党价值观话语体系百年发展研究

 

附件5

 

经费划拨方式说明

 

1. 各有关高校直属高校除外需填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经费划拨信息统计表》(见附表),加盖学校财务部门公章,2023420前,传真至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同时发送统计表电子版Word版)。

2. 各有关高校直属高校除外需开具一张发票(或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发票抬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或教育部),税号:110102000013602,发票备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资金。金额见《通知》正文。请各有关高校2023420日前,将发票以稳妥方式邮寄至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宣教处邮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7号教育部北楼401办公室,邮编:100816

 

 


附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经费划拨信息统计表

 


 

高校名称(盖学校财务部门公章):

学校名称

银行账户名

开户行名称

账号

联行号

所属省

所属市

项目类型

 

 

 

 

 

 

 

 

 

说明:1. “所属省”“所属市”填写高校所在地。

2.项目类型分为精品项目、中青年骨干原创文化精品三类。

3. 请于2023420日前向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报送纸质版、电子版Word版)。

   传真:010-66092064;电子邮箱:szc@moe.edu.cn;联系电话:010-66097155

 

Baidu
1946weide伟德